首页 > 聚焦 > >正文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16)时间专题(16):“‘独立时间’与‘量子理论’(6)”

来源:哔哩哔哩2023-06-23 21:27:51

书接前文,这篇文章继续讨论独立时间与量子力量的有关内容。  


(资料图)

在上篇文章中我讨论了这样一个情况——当“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因故——主要指“没有足够的相对位移空间”或“引力失衡程度改变”——无法保持与“微观被观测对象”的同步“变化”、不再拥有与“微观被观测对象”的同步“时间”,进而丧失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时,原属于该“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的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通常会被该“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所属的“宏观观测主体”所拥有的其他“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所继承,而该“宏观观测主体”也因此不会彻底丧失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这样一个事实。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虽然在通常情况下“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因故丧失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时,原属于该“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的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将通常将在一定程度上被该“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所属的“宏观观测主体”所拥有的其他“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所继承,而该“宏观观测主体”也因此不会彻底丧失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能力——但这意味着该“宏观观测主体”能够将它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观测结果”全部“有序”且“完整”地保留下来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从理论上来说,“宏观观测主体”将自身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观测结果”全部“有序”且“完整”地保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宏观观测主体”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时,它们拿到的“观测结果”通常都是“碎片化”的“片段”,并且在“时间”的层面上,这些“观测结果”通常都是“无序”的。

为什么会说——“宏观观测主体”将自身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的“观测结果”全部“有序”且“完整”地保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宏观观测主体”对“微观被观测对象”进行“认知”与“观测”时,它们拿到的“观测结果”通常都是“碎片化”的“片段”,并且在“时间”的层面上,这些“观测结果”通常都是“无序”的——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回到“认知”与“观测”——这一行为的本质——一个物理单位或物理结构对另一物理单位或物理结构进行“认知”与“观测”——这种“认知”与“观测”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影响效果,这种互相影响效果会直接影响“观测主体”及“被观测对象”并直接为双方带来某种程度的“变化”、亦或者会通过某种中间载体传递它们互相对对方施予的力的影响效果从而至少间接影响“观测主体”及“被观测对象”中的至少一方并使该方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换而言之,如果“观测主体”及“被观测对象”中有一方自身不具发生“变化”的基础或没有发生“变化”,则该方不论是作为“观测主体”还是“被观测者”都是不能意识到自己参与了该“认知”与“观测”的行为,也不能留下任何的“认知”与“观测”的“观测结果”的

——上面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

比如说,我们用眼睛看到东西——“看”——这一“认知”与“观测”行为本质上是光子与视网膜的相互作用,光子进入视网膜,在视网膜中转变为电信号进而转化为神经电流,神经电流在神经细胞之间传导,最终转化为神经系统内的突触连接、Na、K离子的电势差亦或是某种专门用来记录、传递信息的糖、蛋白质、亦或是其他种类的化合物等等等等,从结果而言,我们人类通过“看”这一行为进行了对外界的“认知”与“观测”,而这些“认知”与“观测”在最终又以神经突触的形成、离子电势差的形成、有机化合物形成等多种多样的、我们“观测主体”自身发生的“变化”——以这种物理层面实际存在的“变化”的形式留存在了我们身体里面,成为了我们对我们身体之外的世界感知后产生的“记忆”、亦是我们进行了“认知”与“观测”行为后遗留下来的“观测结果”,但很明显地,假设我们在执行了“看”这一“认知”与“观测”行为之后突触连接没有形成、离子电势差没有形成、有机化合物亦没有形成,如果以上物理性质的“变化”最终都没有产生,那么我们自然也就不会拥有“记忆”也就不会有对“看”到的东西留有任何感知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感官亦或者是我们人类所创造的观测仪器,我们人类的感官对外界进行“观测”与“认知”后形成的结果基本都会和眼睛收集到的信息一样转化为电信号并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最终以新形成神经突触、离子电势差、有机化合物等物理层面的“变化”的形式被储存,而我们人类制造的观测仪器收集到的信号数据大多会先转化为电流,再转化为晶体管中的电信号,最终变成我们人类最终握在手里的“数据”——这同样是以物理层面的“变化”的形式被储存的——然后,你只需要通过一点简单的观察就可以发现,不论是我们人类直接通过我们的感官对其他“被观测者”进行“认知”与“观测”还是通过我们人类制造的仪器设备对“被观测者”进行“认知”与“观测”,我们想要取得“观测结果”,“观测”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层面的“变化”就必定涉及其中——但是,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也提到了,很多时候我们人类自身或是我们人类制造的仪器作为“宏观观测主体”在对“微观被观测者”进行“认知”与“观测”时,我们压根不能维持与“微观被观测者”同等的“引力失衡程度”或是构成我们存在的“宏观观测主体的微观结构”不具足够的相对位移空间,不能与“微观被观测者”进行同步的“变化”,因此,最终我们不能保持与“微观被观测者”拥有相同的“关联时间”也不能完全记录“微观被观测者”的整个相对运动位移过程,所以最终,很遗憾地,我们人类拿到手上的“观测结果”注定是“碎片化”的“片段”,并且在“时间”的层面上,这些“观测结果”通常都是“无序”的——而这,就是量子力学“概率存在”一说来源的本质——当一个正常的、符合一般物理规律的相对位移过程只能截取数个“碎片化”的片段时,并且这些“碎片化”的片段还在“时间”层面上被打乱时,那么,不论该相对位移过程原本是个多么正常,过程,经过上述的一通乱七八糟的处理,我们最终拿到的“观测结果”也绝对会相当混乱,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想得到一个稍微靠谱点的数据,那也就只能多搞点实验,叠概率,搞出个“以概率的形式存在”——这样的东西了。

以上,便是量子力学理论和相对论冲突的来源和本质,关于这点之后的文章再说吧。

说实话,这个“时间专题”我还有不少东西没说,但是最近几篇文章写的东西已经基本和“量子理论”接轨了——其实我以前写这个“时间专题”就是为了和以后要写的“量子专题”接轨的——我正在纠结之后的几篇文章要不要稍微把“时间专题”搁一搁,先给“量子专题”开个头,至少把量子理论概率存在的那堆玩意是个什么情况说了,至于“时间专题”本身我是在把“量子理论”的这个头写完回来补,还是直接在我统合现在写的这些“源质与能量”系列文章、撰写“统合万物理论”时在“统合万物理论”里补充我就之后再考虑。

总之,快3K了,我烦了,溜啦。

以上。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湖北省博物馆成端午小长假热门目的地 每日快讯-世界微资讯